n8n 自動化流程選擇最佳資料庫:Google Sheets、Notion、Airtable 與 Baserow 深度對決

在為我的 n8n 自動化流程尋找完美資料庫的旅程中,我深度評比了 Google Sheets、Notion、Airtable 與 Baserow。從最初的熟悉工具,到專業級的正面對決,這不僅是一場技術選擇,更是一場關於成本、擴展性與未來自由的戰略思考。最終,我找到了一條從 Baserow 雲端版起步,邁向 Zeabur 自架無限宇宙的最佳路徑。一同來看看我的完整決策過程。

n8n 自動化流程選擇最佳資料庫:Google Sheets、Notion、Airtable 與 Baserow 深度對決

大家好,我是 Kiro。

我正在打造一個我稱之為「內容靈感引擎」的 n8n 自動化專案。我的目標是讓機器人自動捕捉網路上的爆款貼文,存入一個中央資料庫,再交由 AI 分析生成新的內容草稿。這整個流程的核心,就是那個儲存一切的「中央資料庫」——我需要為我的自動化引擎,找到一顆強大、可靠且能伴我成長的心臟。

這是一趟充滿探索、權衡與抉擇的旅程。我的評比選手包括:人人皆會的 Google Sheets、我日常在用的 Notion,以及兩個專業的無程式碼資料庫 AirtableBaserow

第一站:熟悉的誘惑與理性的告別

在旅程的起點,我首先望向了最熟悉的工具,試圖在舒適圈內找到答案。

Google Sheets:自動化的「入門毒藥」

它幾乎是所有人的自動化初戀。免費、簡單、n8n 的整合也無可挑剔。在最初的幾分鐘裡,看著 n8n 成功將第一筆資料寫入試算表,那種成就感是真實的。但當我將目光放遠,開始思考這個系統未來一、兩年的樣貌時,我看到了兩個致命的缺陷:

  1. 結構性脆弱:我的 n8n 流程需要精準地讀取「按讚數」(一個數字)、「連結」(一個 URL)。但在 Google Sheets 中,沒有任何機制能阻止一次意外的錯誤,導致文字被填入數字欄。這對一個需要 24/7 穩定運行的自動化系統來說,就像一顆定時炸彈。
  2. 可預見的效能瓶頸:當我的靈感庫從一百筆增長到一萬筆、五萬筆時,一個純粹的試算表在應對 n8n 的 API 請求(搜尋、更新特定行)時,其響應速度會呈指數級下降。它並非為高頻次的程式化查詢而設計。

結論: Google Sheets 是絕佳的原型驗證工具,但作為長期專案的心臟,它的脆弱與效能極限讓我不得不忍痛割愛。

Notion:All-in-One 夢想的現實考驗

我每天都生活在 Notion 裡,如果能將資料庫也無縫整合,那將是效率的極致。它的 Database 功能也確實強大,尤其擅長將結構化資料與非結構化內容(筆記、分析、圖片)結合。

但問題的核心在於它的「靈魂」。Notion 的靈魂是「文件 (Page)」。它的 API 也是圍繞著「頁面」這個概念來構建的。當 n8n 更新一筆資料庫記錄時,它實際上是在對一個「頁面」的「屬性 (Properties)」進行修改。這與直接操作資料庫「行 (Row)」的 API 在底層邏輯上完全不同。對於需要在一分鐘內快速讀寫數十、數百筆資料的純粹自動化流程來說,這種以「頁面」為單位的操作模式,在效率和 API 請求頻率限制上,都存在著先天的不足。

結論: Notion 是頂級的「人工駕駛艙」,適合需要大量人工註解和分析的場景。但對於我這個追求極致自動化效率的「無人機引擎」來說,它並不是最優的動力來源。

第二站:專業競技場的權衡與抉擇

排除了通用工具後,我正式進入了專業領域。這是一場關於 Airtable 和 Baserow 的直接對決,也是一場關於「封閉生態的精緻」與「開源生態的自由」之間的抉擇。

為了讓決策過程更加清晰,我整理了下面這張比較表。

核心功能與價格對比表

特性 Airtable (Free Plan) Baserow (Cloud Free Plan) Baserow (Self-hosted Open Source)
核心定位 功能豐富的商業級無程式碼資料庫 強大的開源無程式碼資料庫 完全自主的資料庫平台
記錄數上限 1,000 筆 / Base 3,000 筆 / Workspace 無限制 (Unlimited)
儲存空間 1 GB / Base 2 GB / Workspace 無限制 (伺服器容量決定)
進階檢視 包含看板、日曆等 付費後解鎖 包含看板、日曆等
主要優勢 介面精美、應用市集豐富、生態成熟 免費方案額度更高 零成本、無上限、資料自主
主要限制 免費方案額度低,未來成本高 生態系較小 需自行部署與維護
月費 (起步) $0 (付費方案 $20/人 起) $0 (付費方案 $10/人 起) $0 (Always free)

我的決策推演

雖然我沒有實際使用過 Airtable,但它是我用來衡量所有對手的「黃金標準」。它的介面、豐富的應用市集、成熟的生態,都代表著無程式碼領域的頂級水準。然而,也正是這種成熟的商業模式,讓我看到了未來的枷鎖。1,000 筆的免費記錄,對我來說更像是一個功能受限的「試用版」,而非一個可以長期依賴的「方案」。一旦我的專案起飛,每月支付 $20 美元/人的費用將成為必然,且頭上始終懸著 50,000 筆記錄的上限。

相比之下,Baserow 展現出了截然不同的姿態。它的雲端免費版直接給了我 3 倍的額度,這是一條更寬闊、更友好的起步跑道。而真正讓我做出最終決定的,是它開源的本質——我看到了通往無限自由的門票

它的自架開源版,用「Always free」、「Unlimited rows」、「Unlimited storage」這幾個詞,徹底消除了我對未來擴展的所有焦慮。

最終路徑:從 Baserow 雲端版走向 Zeabur 的無限宇宙

傳統的「自架」意味著複雜的伺服器維護。但幸運的是,我們身處一個嶄新的開發時代。藉助像 Zeabur 這樣的 PaaS (平台即服務) 工具,我可以用一種更現代、更優雅的方式來「自架」,只需點幾下滑鼠,就能將 Baserow 的開源專案部署上線,同時享受到自架的自主權雲服務的便利性

因此,我的最終路線圖無比清晰:

  1. 第一步:在 Baserow 雲端版上免費起飛
    我會立刻註冊 Baserow 的免費雲端版。利用它慷慨的免費額度,作為我零成本的試驗場。我會在這裡搭建好我的資料庫結構,並將 n8n 的所有自動化流程完整地對接好,確保一切順利運行。
  2. 第二步:透過 Zeabur 擁抱免費且無限的未來
    當我的系統穩定運行,或當我準備好擁有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資料庫時,我會啟動遷移計畫。Baserow 官方支援從雲端版輕鬆匯出、再匯入到自架版。我會在 Zeabur 上一鍵部署一個「Always free」的開源版 Baserow 實例,然後將我的資料庫無痛遷移過去。

結論

對我來說,這不僅僅是一個技術選擇,更是一個攸關長遠成本與發展自由的戰略決策。放棄通用工具的侷限,繞過商業軟體的未來枷鎖,我選擇了直接擁抱開源。從 Baserow 雲端版的寬闊跑道開始,以 Zeabur 自架的無限宇宙作為我專案的最終形態,這是一條兼顧了當下效率與未來自由的最佳路徑。

希望我這趟深度探索之旅,能為同樣在路上的你,提供一份有價值的參考地圖。

Happy Automating!
- Kiro

Read more